"); //-->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长期稳定性,中国历史倘从夏、商、周三代的厦夏朝算起(公元前21世纪)已有四千多年,所以号称五千年历史文化。世界文明古国历史上共有五个:埃及、伊拉克、希腊、印度和中国。这五大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四千年就形成了,而今独存中国文明,其他四大文明都已经不存在。
原因之一是中国文化富有包容性,华夏民族不排外,“夷狄之入中国,则中国之”。其次,自秦汉到晚清,一脉相承都是封建制度,社会形态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呈现生长期稳定的特性。
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多元一体的,主要有儒、释、道三家,多元互补而以儒为核心、主流。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都是中国的本土文化,各有优长和不足,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互相影响,到了汉朝出现了儒道互补,及至宋明理学,不仅杂糅儒道,而且还吸收了佛学的内容,儒道释三教合流。
儒、道、释三派本旨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学派,主要思想可概括为:仁为核心,贵和尚中,亲德修己。《说文解字》称:“仁,亲也,从人二”,意思是仁由“人”和“二”组成,表示人与人亲密无间。“樊退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的基本含义。“仁”的体现是“忠恕”。“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里包含着儒家“民为贵”的以民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以人为先。
贵和尚中。“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张岱年),儒家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是中和。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中庸之道”是处理人与人、人和社会关系达到和谐境界的基本原则。“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孔子又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既不要超过,也不要不及,合乎中,才符合中庸之道。中庸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在为人处事上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
崇德修己。儒家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为政以德”(《论语·颜渊》)、“道之以德”(《论语·为政》),用道德来治理国家,道德感化,使人民明是非,辨善恶,民日迁善而不自知,不片面强调刑罚杀戳。为政者又须躬行其德,所谓“修已从安人”、“修已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其身正,不会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唯“正身”才可以“从政”;“从政”即是以道
德教化去“正人”
道家创始人老子,以“道”的宇宙本源。“道”的本义是路,后引伸指为道理,即事物的规律。道家学说经过庄子的发挥而达于全盛,与儒墨鼎足而三。老子认为,“道”是自然和社会变化的总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又认为“道”的根本性质有两点:一是自然无为,二是柔弱。老子哲学的另一特点是它的辩证法思想,“反者,道之动”,道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事物的对立面经常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佛家认为人世间的一切,包括生、老、病、死,本性都是苦的,其原因在于人们的欲望,因此要通过认识和修习,以达到涅槃(佛教的最高境界,后也称僧人逝世为涅槃)。佛学不但逻辑分析和辩证法观点相当丰富,而且论证方法也很精致。禅指佛教排除杂念而静坐之意,“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禅由入定而开悟,以智慧的、特殊的视角观察世界,透视人间,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大解放。禅是一种思考,一种表现,是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看又有显文化,隐文化和山林文化之别。儒家从汉代起取代法家,备受推崇,成为社会正统的意识形态,称为显学。儒家人生态度是入世和积极取进的,“经世致用”,以修齐治平为人生抱负。法家以性恶论为基础,以法治国,重利轻义,尚力黜德,认为“法、术、势”皆“帝王之具”,仗势用术,严刑峻法,信赏必罚,严而少恩。西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文化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所谓外儒内法,成为隐学。道家山林文化与儒家庙堂(朝庭)文化相对,是一种隐逸文化。道家会弃“从政”,视蟒袍加身为自然本性的丧失,败坏人生。于是,山林成了隐士追求道家人格而神往之地。
一生与经典同行
人生指人的一生,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看法,生存的目的和价值观。“生”字的下面一横表示土在,上面是草木生出土上,人生之树苗而秀,秀而实。“道”字的结构是一个“十字路口”和一个“人头”。人来到十字路口寻找道路,成功的关键就在选路。“生”、“道”相系,无乃生存之道。
“年少玉成”,“大器晚成”;孔子怀才不遇,老子无为出关;“雄才多磨难,庸人常腾达。”“人生穷达谁能料”(陆游),“不如意十常八九”(欧阳修)。人言“快乐人生”,我谓“甘苦人生”,“快乐每从辛苦得”。个人一生总会碰到成败得失,幼青壮老,如何恰当应对?
“道不远人”我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生与经典同行,庶几进退有据,或取得事业成功,获得人生快乐,或从容面对失落,求取心灵逍遥。清代王夫之曾说:“得志于时而谋天下,则好管、商;失志于时而谋其身,则好庄、列。”林语堂说得更明白:“向来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满江红”一篇,壮志满怀;王勃言“老当益壮,宁知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豪情冲宵。陶渊明则是山林文化的性情中人物,不为五斗米折腰,超脱人世,“性本爱五山,误落尘网中”,乃弄冠伴菊,寄情山水,闲来赋诗写文章;李白、白居易、苏轼受挫时均在陶诗中得到安慰,甚至陆游、辛弃疾也都有赞陶之意。
年轻时学儒,年老时学道。年轻学儒,“儒”字拆开,是需要的人,积极入世,抱“修齐治平”之意,服务社会;年老学道,凡事看开,一切顺其自然,享受生活,度过幸福的晚年。佛说,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着现在(名利),你的心灵就会平静。运用禅的智慧,愿禅引导人们走出喧嚣,避开炎凉,脱离宠辱,以便活得轻松自在,智慧豁达。
“人生永远有两个方面,工作与消遣,事业与游戏”,“勤靡余劳,心丰闲适”,勤劳而没有加班(余劳),常有闲适之心,现在则往往反之是,勤有余劳,心无闲适,压力重重。佛道思想蕴心理减压之妙,我们何妨用“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工作”,舍弃我执,摆脱烦恼,或可进入心境如水的涅檠境界。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