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庸》与《大学》一样,在宋朝以前本都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自从朱熹承继程颢、程颐之学说,于宋朝淳熙年间,辑为定本,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而称“四书“,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流行天下。
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孔子之孙——孔伋,字子思所作。子思是孔子的儿子——孔鲤之子,在他儿童时期孔子就去世了。他跟孔子的弟子曾参学习,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子思也是儒家的一位大家,前承孔子,后传孟子,他继承并阐发了孔子的中庸之道,著成《中庸》一书,而且他的思想又传给了孟子。孟子学于子思(一说学于子思的门人),继承并有所发展,故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个学派,史称“思孟学派”。
子思活了81岁(公元前483~公元前402),是战国初年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曾当过鲁缪公的老师,后代尊为“述圣”。
此外,《中庸》中有“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论述,应为秦汉时景象,非子思时当有。因此,近代不少学者对《中庸》作者提出了质疑。从有关史料记载和《中庸》的思想内容看,《中庸》为战国至秦汉时思孟学派的集体创作,始于子思,成于西汉戴圣,或可说言之有理。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