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畄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孙子兵法•计篇》)以后仅录篇名)
[译]将领如果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作战必败,我就离去。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
[译]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作战篇)
[译]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宁策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久拖延的。
•故兵贵胜,不贵久。(作战篇)
[译]因此,用兵作战最贵神速,不宜久拖。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篇)
[注]上兵,最好的作战方法;伐谋,挫败敌人的智谋。
[译]指导战争的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计谋,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进攻敌人的军队,下策是攻城。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篇)
[注]虞,准备;同欲,同心,齐心;御,驾御,牵制。
[译]所以,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到胜利:能准确判断仗能不能打的,胜;懂得兵多怎么用兵少怎么用的,胜;官兵有共同愿望,上下一心的,胜;自己有准备以对付没有准备的敌人的,胜;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以牵制的,胜。这五项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形篇)
[译]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自己不被战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以可乘之机。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形篇)
[译]因此,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而后才交战,打败仗的军队则是先交战而后企图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潜心研究致胜之道,修明政治,确保致胜的法制,所以能主宰胜败。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形篇)
[注]度,付度,度量;量,容纳的限度;数,双方可能投入的兵力数量;称,权衡,对比。
[译]用兵之法:一是“度”,即估算土地的面积;二是“量”,即推算物资资源的容量;三是“数”,即统计兵源的数量;四是“称”,即比较双方的军事综合实力;五是“胜”,即得出胜负的判断。土地面积的大小决定物力、人力资源的容量,资源的容量决定可投入部队的数目,部队数目决定双方兵力的强弱,双方兵力的强弱对比,从而可判断出作战的胜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势篇)
[注]合,会合,交战。
[译]大凡作战,一般都以正兵作战,以奇兵取胜……战争态势不过奇正两种,然而奇正的变化却是不可穷尽的。奇正的变化,就像顺着圆环旋转那样,无头无尾,谁能穷尽它呢?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势篇)
[注]治众,治理人数众多的军队;分数,指军队的组织编制;斗众,指挥人数众多的军队作战;形名,曹操注“旌旗曰形,金鼓曰名,”总指指挥军队作战的工具。
[译]治理大军团就像治理小部队一样有效,是依靠合理的组织编制;指挥大军团作战就像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有效,是依靠明确统一的信号指挥系统。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
[注]兵形,用兵的规律,这里形指方式方法,有规律之意。神,神奇,“用兵如神”之意。
[译]用兵的规律象水,水流动的规律是避高而向下;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其虚弱的地方。水因地势的高下而制约流向,用兵则要根据敌情而决定其取胜的方针。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虚实篇)
[注]趋,奔赴,进兵。
[译]向敌人不及急救的地方进军,进攻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备己者也。(虚实篇)
[译]防备前面,则后面的兵力不足,防备后面,则前面的兵力不足;防备左方,则右方的兵力不足,防备右方,则左方的兵力不足;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则所有的地方都兵力不足。兵力不足,都因分兵防御敌人;兵力充足,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御我。(集中兵力,集中经营。)
•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军争篇)
[注]诈,多变化,使人捉摸不定。
[译]打仗要使敌人捉摸不定,要根据有利的情况采取行动,要以兵力的分散和集中实行变化。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争篇)
[译]军队的行动迅速起来象疾风那样迅猛(动),缓慢起来象树林那样徐徐摆动(停),进攻时象烈火(进),不动时象山岳(止),隐蔽时如阴天不见日月星辰,动作起来就如万钧雷霆。
•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篇)
[注]涂,通途;由,通过。
[译]有的道路不要通过,有的敌军不要攻击,有的城邑不要攻占,有的地方不要争夺,有的国君命令可以不执行。(灵活机动,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者也;杂于害而患可能也。(九变篇)
[注]杂,搀杂,这里引伸为兼顾。曹操注:“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务,事也;信,通伸,发展之意。
[译]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总是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在有利的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不利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祸患就可以消解。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我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我有所不可攻也。(九变篇)
[注]恃[shì],倚仗,依赖。
[译]用兵的法则,不能指望敌人不会来,而要依仗自己有所准备;不要指望敌人不进攻,而要依靠自己有使敌人进攻不了的力量和办法。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行军篇)
[注]武进,恃勇轻进;易,轻视。
[译]打仗不在于兵力愈多愈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能集中兵力、判明敌情、也就足以战胜敌人了。那种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妄动的人,势必成为敌人的俘虏。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行军篇)
[注]文,这里指政治、道义。武,这里指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
[译]要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地形篇)
[译]作战进不求名誉,退不避罪责,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的利益,这样的将领才是国家宝贵的财富。
•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地形篇)
[注]迷,迷惑,不盲动;举,措施;
[译]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动起来不会迷惑,他的战术变化无穷。所以说:知彼知己,就能必胜不败;了解天时地利,胜利就不可穷尽了。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地形篇)
[译]将帅对待士卒像婴儿一样体贴,士卒可以同他共赴患难;对待士卒像自己的爱子,士卒就可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厚待而不能使用,溺爱却指挥不动,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娇惯了的子女,是不能用来打仗的。
•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地形篇)
[注] 阨[è],同厄,险要。
[译]判明敌人企图,研究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制定取胜计划,这是主将的职责。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九地篇)
[注]幽,幽深,深不可测。
[译]将军的处事:要做到思想沉着冷静,幽深莫测,管理部队公正严明,有条不紊。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九地篇)
[译]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保存,使士卒陷于绝境然后才得生。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九地篇)
[注]兵之情主速,即“兵贵神速”之意;虞,预料。
[译]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想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不加戒备的地方。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九地篇)
[译]所以,指挥作战,在于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战略意图,集中兵力攻击敌人一点,千里奔袭,斩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巧妙用兵,能成大事。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火攻篇)
[注]愠[yùn],怒。
[译]国君不可凭一时的恼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
(本文版权系《电子产品世界》所有,如有刊物或网站转载,请提前与tony@eepw.com.cn联系。)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