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有着天然的联系(二)
领航者 | 2009-03-11 13:27:28    阅读:1182   发布文章

2.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形成了中国的母体文化,传承发扬,光耀千秋。当其时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社会正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时君世主,好恶殊方,”为竞争图存,称霸争雄,招贤纳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局面。诸子百家“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将诸子百家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6大家,其中影响深远的为儒、道、法、墨4家。儒家代表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管仲、商鞅、韩非子;墨家墨子。

  儒家在政治上主张“德治”、“仁政”,反对以刑杀治国。“仁者爱人”,“和为贵”,“中庸”为至德,主张“己欲主而主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独领风骚两千年,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道家以道为宇宙本原,主张天道自然无为,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虚无是道家的规律,因循是帝王的纲领,君臣各尽其才,使他们各自都有自知之明,这才是统治天下的最高艺术。”全盛时儒墨道曾鼎足而三,魏晋以后,儒道融合,道学逐渐成为了儒学的补充,往往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持性恶之论,认为无“自善之民”,仗势用术,厚赏重刑,赏罚分明,以儒家相对立。同时,法家承认今胜于古,强调“法后王”,注重实际,强调从基层选贤,“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法家政治主张比较切于实用,为当时许多诸侯国所采用,秦国用韩非学说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但法家主张“霸道”,倾向暴力压迫,刻薄寡恩,不论教化,秦二世而亡,盖有以也。乱世用重典,法家在特定时期仍有它的重要作用,故后世虽未必称法,但外儒内法者时有所见。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国,“兼相爱、交相利”,以节俭为贵,兼爱为荣,主张强本节用以兴家富民。墨家也与儒家对立,有浓厚的禁欲主义、平均主义色彩。既有空想色彩,又隐含君王不按天道行事,可以推翻,而“造反有理”。与儒家中庸思想相比,墨家显得过激。待天下一统,墨学无所用,秦汉以后,墨学渐衰,几成绝学。不过,幼时读到“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对比“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不禁击节三叹,很为感动。

  诸子百家,并非纯粹理论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都是面对社会动乱而提出的治国安邦之略,因而与管理有着天然的联系。说到管理,其时以孙武,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也不可不提。常言道“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商业活动与军事战争一样是你死我活的。军队指挥和企业经营的原则,确有其相通之处。实际上,用《孙子兵法》经营企业,且获致成功者,日美都有。

  我们今天从管理的角度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上的诸子百家,其意盖在将其中蕴藏着的管理精髓转化为今日管理实践和创新的源泉。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日经产业新闻》即曾撰文号召从中国的典故中学习经营之道,学习经营的诀窃和人生的哲理。他们读《老子》、《论语》、《史记》、《孙子兵法》,等等。中国的传统文化日本人在读,且应用卓有成效,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不但应该读,而且应该比日本人学的更好用的更灵才是,您说呢?

(本文版权系《电子产品世界》所有,如有刊物或网站转载,请提前与tony@eepw.com.cn联系。)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